北交所直联企业再添两家 优质上市资源储备提速
发表时间:2023-06-01     阅读次数:     字体:【

北交所直联企业再添两家 优质上市资源储备提速

2023-06-01 00:40 来源:证券日报


5月30日,恒茂高科和爱联科技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两家公司同时公告称,计划于挂牌后18个月内提交北交所发行上市申报文件。至此,北交所直联企业再添两家。

《证券日报》记者从北交所获悉,自去年11月份北交所直联机制推出以来,截至目前,已有72家企业意向申报,15家企业已申报,10家企业已经审结,6家企业已挂牌。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直联机制缩短了符合条件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到北交所的上市时间,大幅提升北交所对优质上市企业的吸引力。未来可以考虑将符合条件的存量新三板挂牌企业纳入,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

获得企业积极响应

2022年11月下旬,北交所与全国股转公司研究推出了挂牌上市直联审核监管机制(简称“直联机制”)。通过直联机制,预计优质企业可以实现常态化挂牌满一年后1个月至2个月内即在北交所上市(即“12+1”“12+2”)。

从审核流程来看,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内部对直联企业全链条审核、监管、服务工作进行集中归口管理,实现各业务环节的无缝对接。业内人士预计,该流程可为相关企业在北交所挂牌上市缩减半年以上的时间。

“企业在北交所上市需在新三板挂牌满12个月,这就导致一些已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不得不在新三板挂牌12个月后再申请上市,导致上市耗时拉长。”某券商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直联机制的推出,相当于将12个月的挂牌时间视同上市申报过程,核心是压缩符合上市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时间,明确企业上市预期,提高上市效率,进而提升北交所的吸引力。

直联机制一经推出便受到企业关注和积极参与。公开资料显示,万达轴承作为首家尝鲜企业,于2022年12月11日提交申报文件,2023年1月12日即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用时仅32天。到明年1月份,万达轴承即可通过直联机制申报北交所上市。

“直联机制获得了企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点燃了企业筹划上市的热情。”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直联机制使得创新能力强、盈利能力良好、成长性突出的优质企业能够快速完成北交所上市,促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整体提升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进而改善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直联机制只是加快了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流程,并非“保送班”。6家直联企业在挂牌前一天均公告称,公司北交所发行上市尚需北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能否通过审核及注册存在不确定性,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据记者了解,直联机制在企业客观条件、主观意愿以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等三方面均设置了入选标准。要求相关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北交所市场定位,申报挂牌时满足北交所四套上市财务指标之一。此外,该机制优先适用于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

渤海证券新三板投资业务负责人张可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直联机制除了要求上市公司符合上市条件,还要求是战略新兴产业,既可以将社会资金尽快配置到已有的战略新兴企业中去,又可以为接下来的社会投资指明方向,提升社会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建议大力推广完善直联机制

截至5月31日,今年以来北交所上市企业36家,占同期A股发行上市公司总数的27%。开市以来北交所发行审核效率较高,新股从受理到上市平均所需天数为219天,月度平均上市公司数量约7家。

常春林认为,应持续完善直联机制相关的规则和服务以及加强直联机制的宣传推广,让市场各方充分了解直联机制,提升市场信心和参与度后,可以考虑将符合条件的存量挂牌公司纳入直联机制,进而推动整个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北交所要提升吸引力,一方面是“快”,大力推广完善直联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提升综合性服务水平,在提升流动性、提高估值和再融资便利性方面持续发力。


原文链接:http://www.zqrb.cn/stock/gupiaoyaowen/2023-06-01/A1685547476587.html


 
上一篇:贵州威宁:新能源“追风逐日”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下一篇:持续专注电源管理芯片 虚拟IDM龙头杰华特产品升级实现高速增长
<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
《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
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
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
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
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
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
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
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
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